最近我接受了《大人學》的邀請,以「工程師職涯規劃」為主題,在Clubhouse上與眾多學員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一位學員提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我是一位專利工程師,已經做了十年,這份工作可以讓我一輩子做嗎?」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個人的職涯發展,而這種發展應該是由自己主導的,而非由公司決定。
當然,工程師能否做一輩子這個問題,是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的,例如公司的財務狀況、市場變化等等,都可能影響到你的工作機會。因此,你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涯規劃,不斷學習,調整自己的工作思維與方式,以因應環境變化。
另外,我去年也接受了類似的諮詢:「我已經40歲了,還是一位工程師,工程師這個職業可以讓我做到退休嗎?如果不是工程師,我還能做什麼?」這些問題都與個人的職涯規劃息息相關。
所以,關於工程師職涯規劃,我的建議是:你必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以及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後根據這些目標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同時,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能,因應市場的變化,以達成自己的職涯目標。
最後,我向「品碩創新管理顧問」首席夥伴教練 ─ 侯安璐諮詢。侯安璐教練協助許多資深的專業工作者在工作十餘年後,重新轉型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工作,以下是她給工程師朋友們3個重要的核心建議。
* 延伸閱讀:侯安璐夥伴教練介紹
心流,創造工程師新出路
一、心念切換的練習
工程師職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你開始擔心現有的工作能否一輩子做下去時,就表示你已經開始感受到了一些風險、倦怠或是力不從心。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有不斷新進人員進入公司,或是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工具與變化等的環境中。
當你面對這種情況時,首先需要察覺與看見這個問題背後隱含的一些恐懼,看見與接納這個恐懼。然後,不要急著透過做事情而把這個恐懼帶來的重要啟發隨意淹沒。
該怎麼做呢?你可以透過練習,把自己的心念轉換成愛與感謝,把內心的恐懼轉換成一種等待被愛的地方。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試著想想,是否有什麼人需要你的付出?也許是同事、路邊相遇的人、社區的鄰居,或是社會某個角落的人。
當你將心念切換成愛與感謝,去做日常的事情時,你會發現生活品質慢慢地提高,生命也會變得更加喜悅。這樣,你就不會時常擔心現有的工作能否做一輩子的事情了。
二、破除路徑依賴
若你不想成為工程師,那麼你可以考慮其他職業。不過,如果你希望在現有職業中有所備而不用擔心未來,你必須注意不要被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所束縛。
路徑依賴理論指出,人們的決策往往受制於過去的決策,即使過去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旦做出某種選擇,就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因此這種選擇會自我強化,使人難以脫離。
工程師特別容易陷入這種路徑依賴,因此需要警覺自己是否已經陷入了慣性思維。你是否嘗試過突破自己的框架,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是否太過迅速地推導結論,以至於一些新的可能性還未發芽就被扼殺了呢?
若你正在工程師職涯規劃中,也要時刻注意路徑依賴的問題,不要陷入舒適區,持續挑戰自己,開拓更多職涯發展可能。
三、在現職中做一些小規模的創造
近幾年來,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的斜槓工作與原子習慣的概念,試著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發展與培養一些習慣,日積月累累積出一個讓你可以開創的副業。
一般經驗來說,原子習慣累積到可以漸次發展成一個有聲有色的副業,至少需要5-6年以上的時間,可以儘早著手開始累積。
可能有人會說,不知道要累積什麼?或許你可以在日常中嘗試去留意跟察覺屬於你的消失時刻,也就是「心流」時刻。
去看看什麼時間你正在做些什麼樣的事情,會好像完全忘了時間?或許是在打電動時,或許是在跑步時、在專研跟研究一個問題,把一些看似連結不起來的人事物串連起來去達成不可能的事。
有朋友曾經是工程師,因為長時間處於高壓而頭痛不止,透過瑜珈與靜坐冥想消除了這個困擾;後來自然而然走向這個副業,最後變成一位專職的壓力紓解瑜珈老師。
也曾有位工程師,在從事三鐵活動時總能綻放自己內在喜悅,持續在生活中累積這樣的投入時刻,因而認識許多志同道合好友,轉型成了專業的跑步與單車指導教練。
重點並非要把日常興趣轉換成工作,而是你有沒有在日常中不地累積屬於你自己的「心流」時刻?
你有沒有「有意識地」觀察這些心流時刻的累積,以及脈絡投入,你有沒有不斷地更加了解與探索你自己的各種可能?
工程師的機會與威脅
在台灣的上班人口中,工程師的頭銜比例其實還蠻多的,聽說光一個台南科學園區,可能就有好幾萬的人是掛工程師的頭銜
在大公司中有很多工程師,當工程師表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時,就有升遷的機會。
在公司裡面有「管理職與技術職主管」,如果是技術職那頭銜就叫做技術副理或技術經理,如果是管理職,那有可能你就會慢慢帶人,開始離開工程師的工作,接觸很多管理的工作,那這樣子你的薪資就會比之前在工程師的薪資多很多。
但是如果是一般的中小企業,由於很多中小企業只有管理職沒有技術職,再加上他們公司的人數不多,管理職的人數也不多,因此有可能幾年前你的頭銜是掛工程師,幾年後你還是工程師,而你的薪水可能增加的幅度就不大。
中年危機在於產業變化
在台灣的產業中, 如果你想在某些產業擔任工程師,有些產業的薪水其實還是比較高的;例如半導體、資訊軟體的工程師,或者是在外商當工程師等等,因此如果你想擔任工程師又想賺一些錢,選對產業其實蠻重要的。
在台灣普遍有個現象:當你到40歲還是工程師,你在轉職上會非常的困難;因為大家普遍都會覺得你已經工作十幾年了為什麼還是工程師?怎麼都沒有升遷?是不是能力有問題?現實世界就是有這樣子的標籤與刻板印象。
但還是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在專業上擦出亮眼的成績!例如一位研發工程師已經40歲了,但只要專業跟研發非常厲害,實際上還是有被別人挖角的機會。
因此,如果你是比較偏技術性的工程師,你的技術會隨著你的年資越來越加分, 你的專業也會越來越厲害, 你中年危機可能就不高。
但是如果你是管理性的工程師, 例如生產管理工程師、製造管理工程師、品保工程師等等, 其實中年危機的風險就會很高,原因是被取代的機率高。
工程師是可以做一輩子的
回到我們的主題,工程師可以做一輩子嗎?我的結論是:如果你有做你自己的職涯規劃,你也清楚你的人生目標,當然工程師是可以做一輩子的。
但是如果你沒有做職涯規劃,當工程師在中年的時候可能就會遇到大的危機,原因是產業變化快,替代性也高,而你又沒有做生涯規劃,所以往往會是被公司犧牲的那個人…除非你的價值高到無法取代。
有做職涯規劃跟沒做職涯規劃,會是不一樣的人生;選擇有職涯規劃的人生,不管未來的目標有沒有達成,至少自己不會有遺憾。
有做職涯規劃的人會朝向自己的人生目標跟方向來對準,人生一定會比沒有做職涯規劃的人有更多可能性。
【熱門推薦課程】
工程師在台灣是令人稱羨的高薪工作,也讓許多年輕人以此做為求職導向。
只是這些年,我們收到越來越多工程師朋友的私訊,覺得雖然自己的薪水還不錯,但高薪的背後換來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加班,而且更慘的是,自己當初就是以當上工程師為目標,所學的技能也全和專業領域相關,即使想要轉職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有時候甚至會有「當上工程師,然後呢?」的迷惘。
大人學邀請了彭建文老師來開發【工程師的職涯經營指南】。
彭建文老師過去曾在台積電擔任工程師超過十年,現在則為企業講師與顧問,而在多年的工程師生涯中,這些迷惘老師也曾經歷過。
蒐集了許多工程師在職涯規劃上的問題,比方「工程師如何升官加薪、工程師的工作是否一定要加班、想轉換跑道,卻不知如何選擇」等。
課程中,老師都將透過自己的經驗,把這些問題進行系統化地整理與分析,提供一套方法給你參考,彭建文老師還不私藏地大方分享自己當初怎麼進入台積電的面試訣竅。
帶你從更宏觀的角度面對工程師的職涯,找到未來前進的方向。
不論你是剛進職場的新鮮人,還是工作一段時間的老鳥工程師,裡面提到的想法都可以成為你做職涯選擇的參考。
想更加了解工程師的生態?想知道未來工程師轉職還有哪些選擇?想知道如何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歡迎了解更多。
大人學課程報名位置:工程師的職涯經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