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建文
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一旦手邊的錢多了,就會四處亂投資;因為沒有做好功課,投資有去無回,很容易就把錢全部輸光。
理財這件事,是很重要的「人生專案」,值得長期經營與管理。
1.許多人都認為,找一份年薪高的工作,工作拚一點,靠著高薪致富,工作幾年就能退休。
2.這樣的想法太過簡化,年薪多寡不代表資產規模,年薪級距高,仍可能存不到錢。
3.要讓工作成為生活的底氣,就要做功課、學理財,把投資理財當成長期的專案經營。
文章目錄
很多人都認為,在台積電上班,可以賺很多錢,工作幾年就可以準備退休。但是下面這則真實故事,卻恰好相反。
C先生跟J先生是大學同班同學,大學時兩人感情非常好,常常一起打球、唸書,還會一起翹課。
出社會後,大家各忙各的,慢慢失去聯繫,直到畢業十幾年後,才在同學會重新聯繫上。
工作壓力大,「玩股票」成了紓壓管道
同學會當天,大家談起這十幾年來的工作狀況,C先生早年在台積電任職,以台積工程師平均年薪2百萬計算,他任職10年,應該累積了2千萬身價,但實際上,10年蹉跎,他的銀行帳戶只剩50萬。
在台積電上班,工作非常忙,壓力也大,同事之間吃飯聚會都會聊股票。可能是當時的生活只剩工作,太無聊了,投資股票就成了C先生的紓壓管道。
但有興趣是一回事,懂門道是另一回事。C先生根本沒有時間去研究,買股大部分都是道聽塗說,不是同事說的,就是網路上寫的。
尤其那幾年有一陣子太陽能產業非常夯,他就把台積電分紅的薪水,全部拿去買太陽能的公司,又因為沒時間看盤,當股票開始下跌,他也沒有賣出,甚至股價越低、他越加碼。
不甚了解,加上工作忙碌,只好就一直放著。幾年之後,這些股票幾乎都成了壁紙,最後才忍痛賣出。
那幾年,他也買了一些投機型的股票,同事說會賺,他就跟著入場。投機的意味大於投資,想著只要股價漲20%,就全部賣出。
但當股票被套牢後,他的心態又變了,投資大於投機,因此又讓這些股票放了幾年。股票留下來了,股價則是夭折再夭折。
投資股票的事後來被P的老婆知道了,夫妻因此大吵一架,這些事直接影響他上班的心情,簡直一場噩夢。
重點不是年薪多寡,是資產規模
雖然那個年代,同屆畢業的同學很多都選擇了台積電,但J先生不想在工廠上班,他選擇了自己有興趣的銀行工作。
當時的J先生認為,工作不要那麼累,工作之餘要有自己額外的時間。
J先生在銀行工作了10年,雖然10年薪水加起來,遠不如任職台積電的收入,但是因為在銀行上班多了些時間,他年輕時就開始研究投資理財,不只利用假日進修、上課,銀行體系裡的專業同事,也能讓他請教。
J先生把理財這件事當成一門專業事業研究,10年後,不只累積資產遠遠超過C先生,還發展出第二專長,教人理財規劃。
C先生在一旁接著說:當年啊!我們都會唸同事,怎麼不賣掉台積電股票?那時候我們都覺得台積電的股本那麼大,股價又在區間徘徊了多年。
但現在啊,我們都說那些沒賣股票的同事,真的很厲害,很有遠見、有智慧,可以這樣長期持有。
C先生後來體會出,就算沒有做任何投資理財,在前景好的公司工作,跟著公司成長,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投資。
看著公司的前景,有多餘的閒錢,就拿來自家公司的股票,畢竟自己公司的訂單、產能狀況,員工應該最清楚。
這兩個大叔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何想法?或者說,你有得到什麼啟示呢?
如果你是C先生,會不會覺得很嘔?在台積電工作,又辛苦、又存不到錢。同學的工作可能沒那麼辛苦,卻靠投資理財賺了很多錢,又學會一套理財的方法。
所以,年薪真的不是重點,資產才是。
工作與理財小結
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朋友,一旦手邊的錢多了,就會四處亂投資。而因為沒有做功課,投資成了散財,有去無回,很容易就把錢全部輸光。
工作是一時的,投資理財卻是一輩子的,要讓工作成為生活的底氣,就要做功課、學投資。
這幾年的房價漲,物價也越來越貴,薪資漲速跟不上物價,一般上班族很難靠固定薪水致富。
理財這件事,就成了很重要的「人生專案」,甚至是一輩子的功課,值得長期經營與管理。
【文章作者介紹】
品碩創新執行長
彭建文
你好,我是彭建文,管理顧問品牌創辦人;我帶領具備台積電服務背景、核心價值相同的顧問講師專家群,協助亞太地區企業轉型與人才培育。
彭建文:「用台積電的方式管理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將指日可待!」
本篇文章授權於商業周刊發表:
→ 台積電10年,只存到「半桶金」?工作致富的一個硬道理
【熱門推薦課程】
為了學習力爆棚的你,品碩創新為你準備了業界一致好評的熱門推薦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