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品牌logo-品碩創新

經營職場人脈好難?運用4層思考,聚焦「關鍵人物」打造專業網絡

一群專業人士在辦公室會議室內討論工作,使用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展現職場人脈的互動和社交技巧。

作者 / 彭建文

有次我剛結束企業培訓課程,一位高層主管來請教轉型問題。當時因為行程緊湊,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答應幾天後回覆。

回家後,本想翻閱書籍尋找答案,卻意識到這樣效率低下,時間是我最寶貴的資源。於是,我想到利用我的專業網絡,問問幾位朋友以獲得靈感。

但這樣似乎還不夠高效。我轉而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蒐集更廣泛的職場人脈的意見。出乎預料的是,不到24小時就有超過80人回應,近60條意見極具價值。

隔天,我結合網友建議和自己的社交技巧,提出了30條建議給那位主管。他驚訝不已,問我:「彭老師,你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出這麼多解決方案?」

其實厲害的是我所擁有的人脈資源和社交媒體的力量,這讓我能夠快速找到擁有解答的人,並借助他們的經驗或想法解決問題。

培養人脈的議題,常常會有企業培訓課程的學員特地向我請教。以下我提供有關人脈的4層思考:

內向者如何培養職場人脈?

對於比較內向、不擅長社交的人來說,培養人脈絕非不可能。實際上,「經營人脈」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技巧。

對於社交能量較有限的內向者,建議將重點放在經營與「關鍵人物」的專業網絡上。這些「關鍵人物」通常社交圈較廣,能夠橋接更多資源,當你遇到挑戰時,他們可能就是連接你與解決方案之間的重要紐帶。

學生是否該經營專業網絡?

學生在學期間可能認為經營人脈不是首要任務,但實際上,這是培養職場人脈與社交技巧的絕佳時機。

我建議學生應該開始關注此事,積極參與各種校內外活動、請教問題,你的同學、學長姐、講師和教授,未來都有可能成為你專業領域中極具價值的聯繫人。

認識很多人就算人脈很廣?

單純「認識很多人」與擁有「廣泛的人脈」是兩回事。若僅是共進晚餐、拍照留念或交換名片,這些表面的互動不足以構成真正的職場人脈。

真正的人脈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當你能提供對方所需的專業能力或商業機會,並滿足他們的需求時,一個有價值的專業網絡關係才真正形成。

特別是對於剛步入職場的新人而言,應將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這是建立穩固人脈和發展社交技巧的根本。

如何打造多元的專業網絡?

對許多人而言,人脈主要源自學生時期的朋友及工作後的同事、客戶等。要讓自己的專業網絡更加多元豐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參與實體活動

不同領域的主題活動是拓展職場人脈的好機會。如有意深入特定領域,參與相關講座或小型聚會,可與同好交流、建立聯繫。

例如,對於加密貨幣這一陌生領域,參加專題講座或愛好者聚會是一種途徑。年輕工作者可以通過進修課程擴展專業網絡。創業者則可考慮加入商會,與具有相似背景的多元夥伴交流,豐富自己的職場人脈。

2.活躍線上社群

時間零碎或無法常參與實體活動者,可透過加入臉書社團或Discord群組來建立聯繫。這些社群平台提供了全新的社交技巧,使得即便是小眾興趣或專業領域,也能容易找到同道中人。

3.經營公開頻道

透過經營自己的公開頻道如Podcast,可以增加被同業認識的機會。若想深入了解某領域,邀請該領域專家參與節目是一種有效的社交技巧,不僅能擴展聽眾範圍,也能豐富個人的專業網絡。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圈中都有無限的機會去建立和擴展我們的專業網絡。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決定採取行動。具有堅定意志的人,即使在一個小小的讀書會中,也能透過邀請作者參加來認識新的領域專家,這正是社交技巧的體現。

本文分享了關於建立職場人脈的4層思考,以及實用的人脈經營技巧。我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重新評估自己的人脈資源,並最大化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本篇文章作者

彭建文

專欄作家、暢銷書作者及品碩創新執行長,前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帶領認同台積電DNA的講師群,以「國際PJ法™」陪伴企業組織變革。

* 本篇文章發表於《商業周刊》彭建文專欄:不用逼自己跟人裝熟,也能增加人脈的3個方法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