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遇到難突破的困境,要選擇轉職嗎?你該學會「將問題轉化為目標」

焦慮的職場女性在辦公桌前將文件拋向空中

作者 / 彭建文楊珮君

在後疫情時代,許多工作型態發生了顯著變化。有的工作消失了,有的轉變了形式,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興職業。回顧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很多企業被迫加速數位化,讓許多原本保守的老闆開始積極應對新挑戰。

這段時間,各種數位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以ChatGPT最為引人注目,並為本已充滿挑戰的職場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努力那麼久,升遷的機會卻總是溜走?為什麼付出同樣的努力,薪水卻沒有顯著增長?在過去的一年中,許多職場工作者深陷焦慮,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擔心自己的競爭力因AI技術的進步而下降。

面對這樣的困境,許多人開始思考是否應該轉職或換工作來改變現狀。然而,很多人在考慮轉職時,卻不清楚下一步該怎麼走,不知道自己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或能勝任什麼樣的職位。

我們在整理諮詢者的情況時發現,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麼,因此感到迷茫和焦慮。他們不清楚有哪些適合自己的職位,以及自己的專業能力、領域和特質在職場上如何發揮。

釐清價值與目標,避免盲目轉職

在與諮詢者對談時,我常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職場轉職或許只是表面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理解自己的價值,並知道如何在職場中展現這些價值。

很多想要轉職的職場工作者,往往是在工作中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才想到換公司或換工作。然而,如果這些瓶頸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可能會延續到下一個工作,即便換了工作,問題依舊存在。

舉個例子:

一位諮詢者是職場經歷五年的年輕人,畢業於網路電訊工程相關科系,進入這個領域工作。但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於是離職,開始找新工作,卻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發展。

在對談過程中,我先協助他釐清不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是因為工作屬性、公司文化,還是專業職能的落差?

其實他擁有工作所需的職能,只是實作技能相對較弱,擔心如果再繼續做同樣的工作,會和他人有程度差距。他不喜歡的是公司的工作型態,即便任職於台灣前3大電信企業,他仍屬於派遣員工,不僅難以與同事保持良好互動,也無法享有正職福利與升遷機會。

在協助他釐清問題的本質後,我引導他討論可發展的職務類型,並以「有網路電訊工程專業背景的PM」職務作為下一階段的職涯目標。

最後,他分享說有一家台灣公共運輸公司邀請他面試網路電訊工程師。他原本以為自己排斥這類工作,但透過這次諮詢,他了解到職涯初期需要先累積原有專業,再往橫向領域發展。

將問題轉化為目標:職涯規劃的核心

面對職場上難以突破的困境,與其考慮「職場轉職」,更重要的是學會「將問題轉化為目標」!

讓我(楊珮君)分享自己的經歷:

我曾經在一份工作中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面臨是否轉職的抉擇。當時,前公司也向我發出邀約,希望我回去任職。我冷靜且客觀地分析了自己想轉職的原因,思考真正困擾我的問題是什麼?我對哪種工作有熱情?

釐清問題的本質後,我將這些問題轉化為具體的目標,與主管討論後決定在手上的專案完成後離職。通過這一過程,我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當我們對職涯發展有明確的目標時,眼前的困境會轉變成為挑戰和機會。職場工作者除了要清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外,更應專注於了解自己的潛力、專業技能和核心能力,以此建立明確的職涯發展規劃。

職場轉職應該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僅僅是逃離痛苦!

本篇文章作者

彭建文

專欄作家、暢銷書作者及品碩創新執行長,前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帶領認同台積電DNA的講師群,以「國際PJ法™」陪伴企業組織變革。

本篇文章作者

楊珮君

問題分析與決策《國際PJ法》專業認證講師,具備多元職涯跨領域經驗,包括B2C/B2B廠商與客戶服務,擅長教練式對談與陪伴式引導。

* 本篇文章發表於《商業周刊》彭建文專欄:把轉職當水喝的後果:逃離痛苦,但也只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