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彭建文
-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裝置逐漸取代傳統的勞動力,全球正面臨一波失業潮。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並抓住機遇?本文以兩位先生的故事為例,分析了五個觀察,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隨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機器人上市,以及物聯網、智慧家庭和人工智慧的崛起,我們正面臨著機器人取代人力的風險,就像外星人入侵一般。未來幾年,全球超過700萬個就業機會將受到威脅,這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所指出的趨勢。
現在或許你還未感到擔憂或害怕,但是這個趨勢已經正在發生,許多人已經失去了工作。因此,害怕並沒有任何幫助,我們需要正面迎擊這個挑戰,才有成功的機會。
深陷舊時代的職場思維
1.工作生活無法平衡:A先生的故事
我的朋友A先生在一家製造業公司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負荷量很大,但工作永遠都做不完。他常向主管反應,希望公司能多找人來幫忙,但高層卻不同意,因為會增加人事成本,而且其他部門也需要補人,所以這個請求常常被拒絕。
A先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作了好幾年,他沒有參加進修、讀書會或演講等學習機會,因為他的工作已經讓他太累了。
有一天,A先生告訴我他已經失去對工作的熱情,身體也開始出現毛病,想離職休息一段時間再重新開始。我支持他的決定,但我也感到不安,因為他沒有為自己的未來做任何規劃。最後,當他離開公司的最後一天,他還一直工作到晚上八點。這是他盡責的表現,還是公司對他的榨乾?我想,只有A先生自己知道答案。
2.缺乏勇氣面對變革:B先生的故事
再來分享一個故事,是關於我輔導的企業之一,通常企業講師只有一、兩天的授課時間,雖然有互動,但因時間短暫,講師與學員的互動感情往往短暫而有限,即使有聯繫,也不多。
然而,企業輔導則不同,至少要見面15天以上,與學員互動更多。以下是我曾經輔導的企業中的一位B先生的故事。
起初我不認識B先生,但隨著輔導時間的增加,他經常會在我的休息時間跟我討論一些專案的問題,逐漸成為很好的朋友。他常常跟我訴說自己對目前工作的不滿,想要離職,但缺乏勇氣去實踐,因為他待在公司已經太久了,環境和人都很熟悉,也擅長做他的工作,所以他有很高的把握能夠完成任務,而且不用花太多力氣。
另一個原因是,他沒有時間去學習其他技能或拓展人脈,因為換工作需要有規劃,尤其當年紀越大,換工作越來越不容易,且即使換工作,未必比現在的狀況好。
人工智能時代職場的變化
上述的兩個故事中,我歸納出以下五點觀察:
不要再為公司拼命工作了,要成為自己的主人。
我相信機會總是有的,只是你未必有準備好。
需要持續透過不同的任務,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價值。
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停止學習,因為停止學習就意味著停止了生命。
沒有冒險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近年來,我觀察到一些趨勢,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轉換到傳統產業工作,而轉換後才發現原來這種工作才能帶來成就感。此外,這些傳統產業仍然存在職缺,甚至有些海外職缺的薪酬福利不輸給科技業。因此,有些工作可能會消失,但有些機會仍會存在,只是你未必有準備或勇氣去改變。
這是一個變化劇烈的時代,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銀行3.0、工業4.0、人工智慧、機器人、AR、雲端服務和網路社群等趨勢的出現,我們必須開放思維,細心觀察產業的變化,當然學習的步伐也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