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叡在員榮醫院擔任「社區醫學部」主任,除了家醫科背景,更是具備糖尿病與減重治療專業。
作為新生代醫師,余宜叡感受到職涯的危機,選擇透過「跨界學習」來應對挑戰。他抱持著無私分享的熱情,在許多健康知識平台擔任講師,期盼能提升社會大眾的健康識能。
*選擇下方連結收聽節目
Podcast連結
本集章節
列表
節目摘要
本集職場冰淇淋 Podcast 精彩節目,邀請員榮醫院「社區醫學部」的余宜叡醫師,上節目分享他身為醫師所面臨到的危機感與職涯轉變。
除了家庭醫學背景,余宜叡醫師也擅長「糖尿病與減重治療」,他力求精益求精、跨界學習,也踏入了講師之路,為增進社會大眾健康識能盡一份心力。
這場精彩對談即將開始,讓我們一起周末輕聽吧!
重點導讀
01:57 ✨ 選擇「北醫」作為第一志願
余宜叡醫師在國高中時成績相當優秀,當初大學聯考一開始被分配到「高雄醫學大學」,但因後來成績複查順利進入「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04:09 ✨ 會建議年輕人「從醫」嗎?
余宜叡醫師提供以下幾點,作為想選擇醫師作為職涯的朋友參考,他認為選擇成為醫師須有三個特質:
1. 喜歡與人互動
2. 喜歡做研究
3. 想要高薪可考慮牙醫系
07:19 ✨ 推薦「系統性學習」方法
每人都有獨特讀書方式,除了作筆記外,能夠「教會他人」更重要。
理工科目著重於理解與應用,語文科目則建議從小培養。
08:39 ✨ 年輕醫師面臨的「危機感」
新生代醫師都會感受到危機感,主要源自「健保體制的限制」使收入降低。
因此余宜叡醫師建議,除了自己最專業的領域,也要發展其他技能,才能帶來足夠的競爭力,例如:發展個人品牌、創立自媒體頻道等。
余宜叡醫師除了作為家醫科醫師外,還擅長糖尿病治療,但他仍不停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透過「跨界學習」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
15:00 ✨ 現代疾病的「預防與調適」
余宜叡醫師認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都「缺少運動」卻過度的「放縱飲食」,再加上工作壓力非常大,導致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居高不下。
雖然醫療技術持續進步,余宜叡醫師也提供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治療,但依然需要更多人具備健康意識,才能讓治療有絕佳的成效。
另外,余宜叡醫師還提到患者「偏頭痛」的趨勢逐漸上升,甚至痛到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余宜叡醫師建議容易偏頭痛的人要做預防性的治療,也要特別留意運動與飲食問題。
21:10 ✨ 彭建文與余宜叡的「緣分」
余宜叡醫師曾經上過彭建文老師的 TRIZ 課程,非常欣賞彭建文老師的教學熱誠,更進階學習了「系統性問題分析與決策-PJ法」這門專業。
透過余宜叡醫師的學習心得,讓我們得以了解「PJ法」這套問題解決的方法論,居然能運用在臨床上!
24:55 ✨ 找到「演講與教學」的熱忱
余宜叡醫師表示:從事家庭醫學的醫師工作,必須孜孜不倦提升社會大眾的健康識能。
他希望能把自身專業傳遞給更多人,因此開啟了講師這條路,並創立自己的部落格,推廣關於糖尿病的衛教知識。
余宜叡醫師認為能將更多實務經驗分享出去、造福更多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27:50 ✨ 余宜叡醫師的「職業使命」
余宜叡醫師時刻的督促自己,要提供糖尿病與減重患者們更好的治療方式,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運作與品質。
他也會並思考更好的商業應用模式,並且決不忘記當初從醫的初衷。
【節目製作團隊】
徵求聽眾問題
若你有任何職場煩惱,請動動你的手指,透過以下兩種方式告訴我們,將有可能成為下次的節目主題:
1.寫電子郵件給我們
2.私訊職場冰淇淋FB粉絲團